宜昌:智能电表专项检查 守好用电“公平秤”
今天是一个信息爆炸、技术快速变革的时代,我们每个人每天接触海量的信息、无数的事情,所以我们也出现了略微的改变。
此外,提升科研原创能力还要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科教融合,这是高校的重要任务。着力构筑高精尖缺人才供给高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鼓励科研人员追求源头原始创新,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学术研究方向,不盲目跟随学术热点,在学科前沿开拓进取坚持问题导向,遵循科研规律完善科研管理制度,通过流程再造提高科研管理服务效率,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充分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大力提升科研人员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特别是要通过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体制机制,为从事原创研究的科研主体提供支持和保障,使其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中潜心解决从0到1的问题。科技自立自强依靠科研原创能力的持续提升。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部署。(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 制图:实习编辑:金丽丽责任编辑:归彦斌。留校学生:通力配合 展现上医速度昨天晚上通报,然后连夜核酸检测,早上就出结果,这就是上海的速度。
第二天又投入到各项后勤保障工作中。儿科医院和华山医院护理部主任、儿科医院院办和党办主任、信息科主任、物流中心主任均赶赴现场协调推进,学工部积极配合。7点半,负责配餐运送的物业团队70余人已来到窗口等待,他们把一份份热乎乎的早餐装进保温箱,用推车开始陆续送往学生宿舍楼的各楼层,所有餐品在一小时内完成配送。8点半左右,完成运送的物业人员推着空保温箱再次回到食堂大厅,快去有啥就吃点啥吧,大家一定也饿了。
21日一早8点,校党委书记焦扬在指挥部主持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目前,保卫处从各校区抽调年轻干部,成立了青年突击小组,他们每天24小时都值守在校园里,认真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据介绍,有护士从家里赶来,有护士在医院下了中班,没顾上回家,就直奔上医投入工作。整整两层楼,每层38间寝室,范广源一一把寝室里的同学们叫醒,又逐一做了人员统计。第一次穿上防护服的范广源表示,穿上这身防护服就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随即,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启动。
十分感谢食堂、物业的后勤保障工作。应急响应机制下的校园里,还有这样一群人默默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守护校园的一方平安。东安路上,复旦大学枫林校区里,很多人一夜无眠。从凌晨接到学校通知后,学生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迅速各就各位,有的从实验室赶回宿舍,有的钻出被窝迅速换好衣服等待统一安排。
据悉,两家医院的检测队成员均从医院应急采样队中召集。早上6点半,范广源和小伙伴们完成了手头的工作。
在儿科医院,召集令一经发出,20分钟内,一支30名护士组成的核酸检测队组建完毕。手术室3位护士安全到达。
会上通报了已经开展的工作,并对接下来工作进行了研讨和部署。不少刚入职场的年轻护士们面临紧急任务都表现出了极强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在检测一线,在院领导统筹指导下,医管处组织华山医院和儿科医院51名护士连夜赴复旦上医进行紧急核酸采样,同时,儿科医院后方6名检验人员连夜检测。回想一晚上的经历,蒋明感叹,就像完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任务。部分学生志愿者合影20日晚11点,学生工作线上紧急会议召开。稍喘息一口气,蒋明又立即出发,护送样本到儿科医院。
包子、麻球、酸菜饼、白煮蛋……东西全部做好,7点开始,大家就开始分装成袋。凌晨2点,枫林一楼食堂的师傅们已经上班忙碌起来,为了保证集中配餐的效率,食堂师傅们的上班时间比以往提前了2个小时。
21日下午,留在校内工作的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接受采样21日中午,结果传来,所有检测样本均为阴性。……凌晨1点26分起,华山护理部的微信群内不断弹出消息,报告已到达复旦上医。
物业负责人表示,在消杀过程中,工作人员均严格配制消毒药水,确保消杀效果。物业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为同学们配送三餐让18级医管专业学生杜炎秋感触最深的就是保质保量保温的餐食,我们东楼13层几乎每个宿舍都有三四名同学,每餐都要由三四名工作人员用装满保温箱的推车送上来。
校党委书记焦扬和校长许宁生作出指示,校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常务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连夜驻守现场,指挥相关防疫工作。儿科医院护理部主任顾莺表示,让她特别感动的是,护士们半夜接到电话后,几乎都是毫不犹豫地接下任务,迅速出发。学校和上海医学院领导金力、袁正宏、尹冬梅、张志勇、徐军,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24小时内,4场线上线下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召开,紧急部署各项防疫措施。
同时,在医院后方,6位检验科的医师待命,分三班对陆续运回的三个批次样本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尽早出炉。除了现场忙碌的检测队员,还有20余名辅导员、志愿者、安全文明指导员投入这场防疫战。
凌晨通知全员需要做核酸检测,五点多被喊醒秩序井然地做核酸检测,中午就收到了检测报告真的是神速了感动,泪目,辛苦了为上医的响应速度点赞……辅导员的凌晨紧急会议+整夜待命这就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上医速度……朋友圈、微博被来自复旦上医师生员工的感动和点赞刷屏。在志愿者们的引导下,同学们依次有序进入检测区作为现场秩序协调的志愿者,中山医院2018级麻醉科博士、人才工程二期第17批队员蒋明同样奔波了一晚。
现场的学生非常配合,让我们工作的开展也更为顺利。就在21日中午,医学教工部也同时完成面向医学院教工的排摸工作。
其实自己只是做了很小的贡献,但能有机会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为大家服务,也感到特别光荣。等再回到枫林校区时,已是早上10点。21日凌晨不到2点,刚从学校实验室处理完事务回到寝室的范广源看到群里紧急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到了现场,在穿戴好防护设备,完成设备调试和人员培训后,华山医院检测队分为三个支队,分别在枫林校区、放医所、护理学院及尚谊学生公寓等检测点进行采样。
保卫人员严守校门、加强校内巡逻从市卫健委到区校联防联控机制,到党政办、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学工部、医管处、总务处、保卫处、枫林管委会、信息办,各院系平台、附属医院……一方安宁的校园的背后,是多方携手努力的共同结果。据统计,校区内共有后勤保障员工360人左右,对应服务学生3600人左右。
上下同心:携手努力,共守一方平安连夜,中山医院紧急腾出几间会议室,复旦大学枫林校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布置一新。半小时后,学生排摸工作启动。
今天在宿舍隔离,学校送来早饭午饭,这就是复旦的关怀。很多同学还会在微信上分享自己拿到的菜品。